AI复活“浙学男团”!网友追更,学者研讨也要带上他们
在上周结束的2025长三角美好生活季上,如织人流中,有一群特殊的“主角”——他们是AI复活的“浙学男团”:由东汉王充领衔,宋代的吕祖谦、陈亮、叶适,明代的王阳明、刘宗周,清代的黄宗羲、龚自珍,以及近现代的章太炎、马一浮,相继亮相。
在上周结束的2025长三角美好生活季上,如织人流中,有一群特殊的“主角”——他们是AI复活的“浙学男团”:由东汉王充领衔,宋代的吕祖谦、陈亮、叶适,明代的王阳明、刘宗周,清代的黄宗羲、龚自珍,以及近现代的章太炎、马一浮,相继亮相。
文脉寻踪,走读浙江。10月27日晚,2025“走读浙江”阅读推广系列活动总决赛在杭州举办。来自全省的20支代表团队,将走读案例搬上“今夕共西溪”的实景舞台,通过情景式讲解生动演绎,共同绘就了一幅立体生动的“浙江文脉寻踪图”。
杭州西溪湿地洪园内昨晚灯火璀璨、书香弥漫,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主办,浙江图书馆、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政府承办的2025“走读浙江”阅读推广系列活动总决赛在此拉开帷幕。来自全省的20支代表团队,将走读案例搬上“今夕共西溪”的实景舞台,通过情景式讲解生动演绎,共同
以AI技术让朱熹与翁森开跨越时空的对话;以童话剧《小水滴漫游记》串联山水生态与乡土情感……从余杭良渚的文明探索,到德清千年古城的文人足迹;从诸暨枫桥文脉寻踪之旅,到余华笔下的海盐文化地图——20个故事,20种表达,织就一幅“走读浙江”的立体人文长卷。
年年岁岁,月满高楼。再过两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这是人间团圆的美好时光,历代文人墨客曾用不同的字体书写过“中秋”,而最早的书法作品也许就是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相传是东晋书法家王献之的《中秋帖》,被清朝乾隆皇帝誉为“三希”之一(“三希”指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
近日,2025年度浙江省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分论坛活动之一,“宋韵与古代中日文化交流”国际学术会议在宁波大学举行。本次活动由宁波大学、宁波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早稻田大学综合研究机构日本古典籍研究所、朝鲜文化研究所共同主办,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浙东文化研究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以下简称“工程”)作为繁荣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工程,是在习近平同志亲自倡导、部署和指导下设立的。甫一成立,习近平同志就对其进行明确定位,即对浙江历史文化和当代发展进行系统研究,为推进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二十年来,工程始终
“老师,我考试过了吗?”近日,在嘉兴市区,嘉兴市嘉源环境卫生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嘉源环卫公司”)的张师傅完成第一遍普扫后,摸出手机,略带忐忑地拨通了洪合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刘老师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轻快的笑声,“正打算通知你们呢——今天下午就去给大家发证